教研頻道2021-2022學年第三期202111

 二維碼 346
發(fā)表時間:2021-11-01 09:00


教研頻道2021-2022學年第三 202111

福州第十八中學

教科室

課題申報中的“技術路線”如何撰寫?(研究內容、方法與步驟)

    在課題申報中,一線老師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技術路線的撰寫就是其中一個難點。那么,什么是技術路線?技術路線在課題申報中有什么作用?技術路線的呈現(xiàn)方式是怎樣的?畫技術路線的策略是什么?

1

什么是技術路線

    所謂的技術路線是以研究假設為核心將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有機組合的邏輯結構。這個概念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概念,一個是以研究假設為核心,二是邏輯結構。    (一)第一個關鍵概念以研究假設為核心研究假設也是課題申報書中需要撰寫的一個內容,研究假設要解決的問題是:預期成果的達成是有若干路徑的,這些路徑是基于教育理論和科學方法框架下構想出來的,如果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實施,就可以達成預期成果。以研究假設為核心這個概念。其核心這個概念可以明確表達出:技術路線的主要框架就是研究假設的框架。研究假設寫好了,則技術路線的基本思想和內容就定調了。(二)第二個關鍵概念邏輯結構

    什么邏輯邏輯是思維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也就是說:你是如何建構事物之間的關系的。結構就是框架,框架是可視化的。邏輯結構,就是把思維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以可視化框架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此時,我們再看技術路線這個概念就會清晰一些。其核心要義便是在研究假設的基礎上,把理論支撐、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成果之間的邏輯關系清晰的呈現(xiàn)出來。

2

為什么要撰寫技術路線

    技術路線是課題研究進程中,體現(xiàn)諸多要素之間邏輯關系的閉環(huán)結構。要體現(xiàn)三個方面的價值。    第一,技術路線能夠體現(xiàn)出課題研究的思路。其二,技術路線能夠體現(xiàn)出研究方法、路徑的使用問題。其三,技術路線把研究過程中諸多研究要素的邏輯關系呈現(xiàn)出來。科學、清晰的技術路線,可以讓參與研究者知道:這個課題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如何去等問題。反之,技術路線不清晰的話,就會出現(xiàn):我們剛一出發(fā),就迷路了;或是發(fā)出久了,忘記了為何而出發(fā);還可以這樣比喻:我們上戰(zhàn)場,不知敵人在哪,也沒有帶武器,回來時還忘了歸家的路。

3

如何呈現(xiàn)技術路線

    一般情況下,技術路線要以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稱其為技術路線圖。我們把研究過程中的諸多要素,放在一張圖中,呈現(xiàn)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舉兩個例子。(一)第一個例子。見下圖:

    這是一線教師畫的技術路線圖。我們解釋一下:最上端是課題名稱:基于創(chuàng)客教育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下面是技術路線圖的主體部分:

    1.主體部分的中間是課題研究的內容,確定了四個研究內容,分別是創(chuàng)客教育融入中學物理課堂的內容研究、方法研究、實踐研究、評價研究。并且,我們可以看出,四塊研究內容從上到下的排序是有先后的,這體現(xiàn)了研究的思路。

    2.主體部分的左邊是課題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是對應的。一項研究內容可以使用一種方法,也可以使用多種方法。特別要注意的是:研究方法不是隨意使用的,要做到適切,也就是你所使用的方法確實可以解決研究內容中的核心問題。

    3.主體部分的右邊是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這些研究成果與研究內容也是對應的。哪項研究內容可以形成哪些研究成果,基本是清晰的。應該說,上邊這個課題的技術路線圖是很好的。它體現(xiàn)了課題研究過程中,諸多研究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將研究內容、基本步驟、研究方法、預期成果之間的邏輯關系結構化,讓人一目了然。(二)第二個例子,見下圖

    這個技術圖線圖與第一個技術路線圖在形式上是有區(qū)別的。圖分成三部分。我們看:

    1.最左邊是課題的名稱:基于小學音樂課融入舞蹈元素提高學生對音樂韻律美的感受力的研究。

    2.最右邊是研究內容,共分為8項研究內容。不再一一羅列。

    3.中間是研究方法,呈現(xiàn)了四種研究方法,從方法的箭頭指向可以看出,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的關聯(lián)。如果細看的話,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是非常匹配的。當然,這個技術路線圖缺了一塊內容,即成果。沒有研究成果的技術路線圖是不完整的。因為看不出你的目標是什么?應該在后邊補上,讓每一項研究內容都指向一個研究成果。用這樣的話來講: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實,事事有成果。所謂的件件和事事就是研究內容。

4

如何畫好技術路線圖

    技術路線圖看起來讓人非常清晰,可觀課題研究的全貌,但是畫好技術路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怎么畫好技術路線圖呢?筆者提供一些思路

    (一)課題研究思路要爛熟于心我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這個課題的研究內容是什么?我所要的成果是什么?我的成果能夠解決課題的核心問題嗎?我的成果形成的方法是什么?我先研究什么?再研究什么?最后研究什么?這些問題要搞清楚,能夠爛熟于心,尤其是能夠跳出來看自己的課題。

    (二)召開課題組成員風暴會技術路線圖的建構要集大家的智慧,課題組成員要開會,分組或一起拿出大白紙,分頭畫技術路線圖。每個人都畫;然后再集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形成定稿。頭腦風暴法是比較好的,可以調動課題組成員的智慧,而且課題組成員是研究者,對一些具體問題最有發(fā)言權和實踐體

    (三)聘請專家進行指導專家的優(yōu)勢在于理論與經(jīng)驗,專家在于理論上、邏輯上的指導,可以使技術路線更加科學。當然不必為這一件事,可以在開題論證時一起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