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頻道2022-2023學年第七期202303

 二維碼 365
發(fā)表時間:2023-02-28 14:55作者:福州第十八中學教科室

教研頻道2022-2023學年第202303

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

《福州市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十六條措施》

重點如下:

各校要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幼兒每天戶外時間一般不少于2小時,小學階段每天1課時,初中階段每周至少3課時,高中階段(含中職學校)每周至少2課時。學校不得以體育特色項目擠占體育課時。

鼓勵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大單元教學,采用“2+1”模式安排體育課,高中階段全面推行體育選項走班制

實施體育家庭作業(yè)制度,確保學生每天校內、校外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落在實處。

普及心肺復蘇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逐步配備AED除顫儀或建立心肺復蘇特色專用教室。由學校購買商業(yè)保險,保障全校師生體育訓練、比賽期間的安全。

加強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建設,力爭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60省級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增加到350

如何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

福州市出臺十六條措施

推進“五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育是其中關鍵一環(huán)。學校體育工作如何適應新時代發(fā)展需要?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如何有效提升?學校體育后備人才如何培養(yǎng)?近日,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福州市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十六條措施》,從深化教學改革、優(yōu)化項目和人才培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完善評價機制,加強組織領導等六個方面,對新形勢下我市的學校體育工作進行了科學規(guī)劃,著力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01

構建福州特色體育課程體系

·積極弘場市優(yōu)秀傳體育項目,大推進傳統(tǒng)武術棋類等有地方特色的項目進課堂

·舉辦全中小學生武術、太極比賽和象棋、圍棋錦標

·大力進青少校園足球建設

02

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

·幼兒每天戶外時間一般不少于2

·小學階段每天1課時

·初中階段每至少3課時

·高中階段(含中職學)每周至少2課時,不得以體育色項目擠體育課時

·普通高高專校入課表的學時數不得少于108

·普通高本一、二年級體育必課不少于144

03

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鼓助義務教育始實施大單元數學,采用21”模式安排體育

·高中階段全面推行“體育選項走班制

·定期開體育優(yōu)質課評選

·舉辦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

04

增加學生體育鍛煉時間

·中小學要建不少于5育興趣小組或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

·高等學校成立不少于20個體育社團體育俱樂

·中小學要嚴落實上、下午各30分大間體育活

·實施體育家庭作業(yè)制度,確保學生每天校內、校外1的體育動時間在實處

05

統(tǒng)籌學校體育項目布局

·實施學校體育5421”計劃,原則上縣(市)區(qū)少選擇5個運動項進行重點培育,每個項目至少布局4所小2所初中、1中,組項目共

· 加強體育傳統(tǒng)特學校建設,力爭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60所省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市青少年園足球特學校增加到350

06

健全學生體育競賽體系

·市級每年1次綜合、高水平、專業(yè)化學生體育競賽活動

·各(市)區(qū)每年織一區(qū)域內學生體育節(jié)活動

· 初高中年組織一綜合性體育節(jié)事,小每年在春秋季各組織次趣味運動會、田徑運動會,幼兒園在春秋兩季組織次親子味運動會

·完善校足球聯賽,各縣(市)區(qū)每年1次所有校參與的校際足球聯賽

07

構建“一條鏈”人才培養(yǎng)體系

·以共同體學校為基礎,構建小學、初中、高中銜接的“一條鏈”人才培養(yǎng)體系

·探索“市隊校辦”模式,逐步推進由體育部門選派教練員駐校指導開展專業(yè)訓練,教育部門負責運動員文化學習,在共同體布局學校內培養(yǎng)優(yōu)秀體育生苗子

·進一步完善中招體育特長生特殊人才認定辦法,制定普通高中體育特長生體育賽事認定目錄

08

配齊配強體育教師

·小學按每5個教學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

·初中按每5-6個教學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

·高中階段學校按每7-8個教學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

·農村200名學生以上的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專職體育教師

·高校公共體育課按1300的師生比例配備體育教師

·體育教師入校后不能轉崗教授其他學科

09

強化體育師資培訓

·實施“骨干成長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體育教師全員培訓

·實施“名師引領工程”,各縣(市)區(qū)教研部門至少要配備1名體育專職教研員,建設1個體育名師工作室

·市、縣兩級每2年開展1次體育教師基本功技能展示活動

10

拓寬優(yōu)秀退役運動員任教渠道

·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設立專兼職教練員崗位

·對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校園普遍開展的體育項目制定優(yōu)秀人才引進計劃,對符合條件且退役后近三年內仍從事體育教學、訓練等相關工作的優(yōu)秀退役運動員,在教師招聘中免于筆試直接進行面試

11

加強場地器材建設

·建好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

·加大鄉(xiāng)村學校硬件和軟件的提升

·完善學校和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互促共進機制

12

提高風險管理

·普及心肺復蘇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逐步配備AED除顫儀或建立心肺復蘇特色專用教室

·完善校方責任險,由學校購買商業(yè)保險,保障全校師生體育訓練、比賽期間的安全

·鼓勵各縣(市)區(qū)試點推行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調解辦法

13

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

·將學生日常體育參與情況和體質健康監(jiān)測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之中

·鼓勵各縣(市)區(qū)通過購買服務、集中測試等形式,每年集中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

·探索體育課程考核過程管理

14

完善體育教師崗位評價

·體育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體質健康監(jiān)測、課后訓練、課外活動、指導參賽和走教任務計入工作量

·把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結果、參加設區(qū)市以上組織的體育賽事成績作為體育教師教學成果

·對于被授予優(yōu)秀指導教師教練員的老師,學校在個人績效考核評價中應予以加分

·在教學成果獎等評選表彰中,保證體育教師占有一定比例

15

建立健全督導評估體系

·將體育工作列入福州市對縣教育“兩項督導”,開展年度自評和每五年一次的實地督導評估

·將體育工作列入責任區(qū)掛牌督學日?!拔屙椆芾怼钡闹匾獌热荩_展常態(tài)化督導

16

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

·各地應安排體育彩票公益金支持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競賽等青少年體育工作

·加強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推廣優(yōu)秀校園體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