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頻道2022-2023學年第十二期202308

 二維碼 135
發(fā)表時間:2023-07-26 17:58作者:教科室來源:教科室

教研頻道2022-2023學年第十202308

福州第十八中學   教科室

《福建省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實施方案》印發(fā)

日前,省委教育工委、省委宣傳部等十部門制定《福建省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實施方案》,并印發(fā)通知,要求各地認真貫徹執(zhí)行。

《實施方案》明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實踐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發(fā)揮福建獨特資源優(yōu)勢,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立體銜接、有效貫通,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促進各類育人資源深度挖掘、充分融合,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實施方案》提出建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善用社會大課堂、搭建資源大平臺、建好育人大師資、構建工作大格局等五條主要措施,健全完善大思政課育人體系。

聚焦守正創(chuàng)新,建好課堂教學主渠道

《實施方案》提出,要充分發(fā)揮福建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的優(yōu)勢,各高校全面開好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落實系列重大主題教育指南和綱要,深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課程、進教材,組織編寫《追尋足跡 感悟偉力》大中小學版系列讀物。各地各校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建設,形成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

充分挖掘福建紅色文化、校史資源等,將生動鮮活的實踐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等引入課堂,用好用活《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習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訪實錄和《福建紅色文化讀本》(大中小學版)等特色學習材料,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歷史融入各學段各門思政課。

各校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積極組織課堂實踐。探索一課多師教學模式,推動以問題導入教學、以專題呈現(xiàn)教學內容、以團隊實施授課。

高校要優(yōu)化教學評價體系,重視教學過程評價,增加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聘請思政課退休教師擔任教學督導員、青年教師的成長導師。

聚焦實踐體悟,善用社會大課堂

高校要建立完善實踐教學工作體系,將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指導學生理論社團等納入教學工作量。高校要嚴格落實本科2個學分、???/span>1個學分用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要求,中小學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課時用于學生社會實踐體驗活動。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專門的實踐教學課。

各地教育部門要結合實際,積極建設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加強福建省大思政課研學實踐圈試點建設協(xié)同中心建設,圍繞科學精神、工業(yè)文化、美麗中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對思政資源進行梳理整合,結合實際打造愛國主義研學實踐線路,精心打造行走的課堂。

聚焦特色優(yōu)勢,搭建資源大平臺

充分融合新媒體技術、數(shù)字技術等新興技術,整合全省高校思政教育資源,以數(shù)字化形式搭建全省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資源平臺。加強我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資源庫建設,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金課遴選建設暨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建設一批大中小學思政金課,充分展示我省大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成果。依托省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全省大思政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推動教研成果、學術資源、教育軟件等共建共享。鼓勵思政課教師積極參加中央和省、市主流媒體的政論、時政節(jié)目,廣泛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

聚焦關鍵隊伍,建強育人大師資

建設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各高校嚴格按照師生比1:350配備要求,配齊建強專職思政課教師。中小學校新進專職思政課教師須取得思政課教師資格,小學兼職思政課教師在上崗前應通過專業(yè)培訓和考核。實施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yǎng)專項支持計劃,2025年前,支持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nóng)林大學、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等高校按照每年增長8%,擴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碩博人才培養(yǎng)。鼓勵支持思政課教師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相關碩士、博士學位。

加大教師激勵力度。在閩江學者獎勵計劃等人才項目中單列設置思政課教師專項。把思政課教師教學崗位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改革思政課教師研究專項支持機制,設立省級中青年思政課教師擇優(yōu)資助和思政課教學科研團隊擇優(yōu)支持等項目。在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單列設置思政課項目。

提升隊伍綜合能力。完善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輪訓制度,確保高校專職思政課教師每5年至少接受1次省級以上培訓,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每3年至少接受1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脫產(chǎn)培訓。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案例式社會實踐研學和體驗式社會實踐研修,確保高校每位專職思政課教師每5年至少參加1次國內實踐研學,中小學每位思政課教師每年參加實踐教育活動不少于2次。

聚焦協(xié)同育人,構建工作大格局

省委教育工委圍繞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和均衡發(fā)展等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重大問題,設立一批綜合改革試驗區(qū),遴選推出一批大思政課建設特色項目。堅持師資培養(yǎng)、理論闡釋、教學研究相結合,開展聯(lián)學聯(lián)講聯(lián)研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全面推進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qū)綜合管理模式建設。

加強福建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發(fā)揮福建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作用,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lián)盟建設,加強對不同學段思政課建設的科學指導,開展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深入實施“1+N+X”建設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引航計劃。支持福州打造省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

《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各校要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深入調查研究,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目標導向,制訂落實方案,把大思政課建設作為十四五時期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基地資源、隊伍建設、經(jīng)費投入、條件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明確責任分工,推進工作落實。

文章來源:福建教育微言